第六十四章:不眠之夜-《大汉第一侯》
第(2/3)页
而谌洛此刻也没闲着,为解决茂陵乡诸里面临的问题,他正趴在王季家屋中的柴垛上撰写送往县令的文书。
茂陵乡在郑国渠南岸,想要控制这里的功劳灾害,最好的手段莫过于开凿水渠。
雨季时,水渠上游关闭,各里将水引入排水;
旱季时,水渠上游打开,各里引水灌溉农田。
恰巧,这个方案已经被验证过了,验证之人叫儿宽,历史上他在此地开凿了六辅渠。
可行性百分之百。
如今只需要说服县中诸吏,让他们往长安提交修渠文书。
谌洛奋笔疾书陈明利害:
“县中诸公,赵国邺城有一渠名曰引漳十二渠,传闻为西门豹所建。其在漳水上开凿十二条水渠以灌溉两岸土地,此渠成后,邺城增沃土千顷。
下吏听闻茂陵乡在郑国渠南侧,私以为可仿引漳十二渠,在郑国渠的位置开凿六条小渠作辅助之用,引水灌溉郑国渠南岸,解决长安北部诸县春旱秋涝的难题,再造万顷良田。
下吏粗略计算,只需征发民夫五千,耗钱五百余万,耗时半年,可成万世之功。
……”
谌洛在文书上着重写了引漳十二渠修建后带来的好处,又说明了六辅渠的作用,再提到大概需要的资金……洋洋洒洒写下来,不知不觉用了整整三卷竹简。
刘彻自真正掌权就一直在追寻三代功绩,企图比拟三皇五帝。
六辅渠有稳定长安以北的好处,再加上增加良田能增加税收,可供给边境出击匈奴,他没理由拒绝。
至于安排谁负责这个项目,谌洛并没有提,这是长安那群两千石应该考虑的事情。
这个时代人才辈出,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,两条腿的水利工程师却有的是。
最后,在文书末尾,谌洛又委婉提了一个小请求:希望可以让茂陵乡明年上半年的徭役重心放在修路上,路不通,修建六辅渠的材料不容易运输。
谌洛在三卷竹简正文末尾加盖茂陵亭长的印,抬头对正在门口歇息的小瞒道:“你明天去趟县里,把这份文书交给功曹,请其查阅后转交给县令。”
小瞒点头,从随身褡裢里拿出一根麻绳把竹简捆成一卷,再塞进褡裢里,用手拍了拍,鼓鼓的。
“我刚才看见有很多人往这走。”
“大概是里正那厮,走,出去瞧瞧。”
谌洛话音刚落,仲捧着一卷竹简出现在门口,他身后还跟着数位灰尘满面、气喘吁吁的什典。
“亭长……”
仲没等说完就被谌洛挥手打断了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