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七十四章 立国华夏-《君临战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燕王以‘华夏’立国名,可见其雄心壮志,气吞山河的霸气,统一九州之心,更加坚定,使得人心振奋,众志成城,对燕王佩服无比!

    除乐毅、剧辛、范睢等少数重臣外,大部分官员还不知要更改华夏为国号,所以在朝廷上,激动万分,甚至一些燕国传承数百年的老族名士贤者,控制不住,满脸泪流。

    几乎所有的人,都赞同此国号,大气磅薄,承载国运,受天庇佑,而且还能减少六国遗民的抵抗和排斥,如果以‘燕’为国名,就会遭到秦楚魏韩赵齐六大诸侯国百姓的强烈排斥,感觉自己成为亡国奴,被燕国驾驭和欺辱!

    但是燕改为华夏,六国的百姓就会在心理上给自己一个解释和说辞,自己是诸侯子民,更是华夏子孙,组合在一起,没有那么多的高低之分,抵抗之心就淡许多。

    哪怕明知有些自欺欺人,但是百姓最关心的永远是温饱和生活,气节这东西,属于士子和读书人、习武人常挂在嘴边,百姓是随波逐流的,只有不压榨太狠,民不聊生,否则都乐图安逸、得过且过。

    让许多人都认为,燕改华夏,是为了取周而立,并非要消灭他们诸侯子民,沦为奴隶,以后各地百姓也成为华夏族人了。

    接下来,乐毅捧着政事堂起草的变法议案,以及新的官品制度,任命名单等,呈递给君上,其实这些文件,提前辰凌已经阅读,并给出自己的意见,重新更改过,现在在朝堂上只是走一个过程,盖上玉玺王印,赋予其合法性。

    华夏王朝的变革新政文书,将从今日开始推行,对于燕国,乃至全天下都是一件大事件。

    官制分为三省六部,把朝廷部门运转更加详细化、制度化,在一定程度上,削减了丞相权力,加强王权,但是又建立了军机处、内阁等,不让皇帝专断独行,要听从一下内阁的建议。

    这是辰凌担心以后的子孙做了皇帝后,权力高度集中,一旦昏庸,或者被内侍太监、后宫贵妃掌权,将祸害朝政,愚弄百姓,使得社稷倒塌。

    在三省六部外,继续增设御史台、军械局、纺织局、船舶局、地方刑狱司、学士院、科研院等,取消封地赏赐制,改为俸禄制,在军事上,设立地方军区,但是不可干涉民政,而且将领任命权和统兵权分开,限制地方割据等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