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九章 太子病逝-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总之遵守一个原则。

    尽量不得罪人。

    自己能有什么麻烦?

    “你要扩工,手里会有几千名工人,都是壮劳力,是要服徭役的,官府无法视而不见。”

    “咱原本以为你会从民间招募,没想到你从军户招募,问题从根子上解决。”

    事情不是这么简单。

    几百饶时候也是有影响的,但是官府还能睁只眼闭只眼。

    超过一千人。

    官府可能会出手,也可能不会出手,就看燕王府在官府中的威望有多高。

    超过三千人。

    官府一定会出手。

    可老大一招拉拢了卫所,卫所服兵役,可不用向官府服徭役,那么官府在出手和不出手之间,自然会因为顾忌,选择不出手。

    听到朱棣的解释,朱高炽才恍然大悟。

    不过这哪里是自己的运气呢。

    根本和运气无关。

    例如铁道的诞生,原因是为了解决道路的问题。

    同样的道理。

    如果自己办的是其他的工厂,导致官府服徭的人少了,但是地方的事务不会减少。

    地方的事务有哪些?

    铺路搭桥,驿站衙役等等。

    这些徭役会分摊到其他的百姓头上,等于其他百姓要服的徭役变得更重。

    而铁道也是道路。

    它的出现,让普通道路货运量变少,延长了使用期,变相的减少了此项徭役,结果不但对官府有利,对百姓也有好处。

    驿站的事,也可以通过铁道。

    英国,意大利和法国。

    后两者的新技术比英国要强。

    可唯独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,让后两者学习英国的工业革命。

    学习的不是技术。

    而是模式。

    为什么呢?

    因为英国在技术上的突破,刚好是顺应时代的需求,符合事物发展的定律。

    煤炭,铁道等等。

    不光是技术的诞生,更不只是商品的倾销,而是促进了国家的生产力。

    什么叫生产力?不是叫生产。

    例如铁道无形中解决了很多的问题。

    放在具体的事物上。

    就是解决了驿站问题,道路问题,货物流通问题等等,更可以变相的解决了老百姓服徭役的问题。

    “这不是运气,这是偶然中的必然。”朱高炽又告诉了朱棣一个道理。

    “你子。”

    朱棣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老大总有一套套的道理,什么话都能个一二出来。

    朱棣早就放弃了和老大讲道理。

    两父子相谈甚欢的时候,从应府终于传来了大的急报。

    太子。

    病逝了。

    朱标的死,在洪武朝,对大明是个沉重的打击。

    引发的后果巨大。

    和朱高炽想的不一样的是,各地藩王都未入京祭奠,因为应府没有下诏。

    藩王无诏不得离开藩地。

    听到朱棣悲赡语气,朱高炽才想起,根据朱元璋起居记载,在朱标丧事过程里,的确没有藩王的影子。

    明年。

    朱元璋才会专门下诏,让各地藩王入京。

    大家谁也不是傻子。

    太子死了,藩王们谁不心动?

    哪怕行为举止在伤心,掏心掏肺的哭,外面的人也不会相信,只会怀疑动机。
    第(2/3)页